地产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成本的管控,就是把地产的管理集中优势兵力解决于项目前期阶段,降低项目的风险、实现项目的可控。有的地产提出来,建造项目就像是生产工业化产品一样精准无误,但实际上地产开发远比工业化产品生产复杂得多,把地产开发当做“标准化”的工业生产,显然并不合适。施工图优化
今天聊一下地产设计阶段就失控的项目,到底出错在哪里?
1、带病的项目,病迟早就发作
如今的地产开发虽然摒弃了“资金高周转”的开发模式,但是实际上项目开发节点的快速化并没有变化,拿地决策阶段本身时间短、任务重、决策仓促的问题,这非常容易导致拿到“带病”的项目。
根据标杆企业的数据统计,拿地阶段的项目失控的主要原因:
① 75%的原因来自:前期缺乏数据库或数据库不足,计算错误,计算基础明显错误、费用计算随意;
②10%的原因来自:前期无相对明确的计算方案,导致实际成本增加的,如基础工程费按建筑预估;
③ 10%的原因来自:地对地块调研不充分,导致成本少算漏算;
④ 5%的原因来自:投资阶段对项目定位不清,导致成本漏算少算,如产品定位不清。
【案例】来源网络
南京某项目地库因投资阶段未考虑场地因素,致使车位在一层车库内不能全部排布,经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为双层地库。
设双层地库解决了地库车位排布问题,双层地库的方案在结构方面节约3088万元,但是在基坑围护、抗拔桩和塔楼地下结构方面增加约1900万元,综合各方面因素双层地库方案优化成本1188万元。施工图优化
2、定位不严谨的项目,迟早要跑偏
TOP房企认为企业拿地决策对项目生死的影响达40%,那么项目定位对项目的影响达30%,所以定位是否准确至关重要。
定位这件事,始终存在着诸多问题:
(1)项目不定位
项目不定位的事情不是少数,它的危险性等同于“上战场不带枪”。
(2)项目定位不清晰,决策流程不严谨
项目定位牵扯到的部门众多,没有一个有力的运营部门牵头,项目定位以偏概全、数据造假的问题极其常见,这种前提下,定位必然如“上了战场、带了枪却找不到自己的战位”。
(3)定位过高、过低,对自己认知不足
产品定位的很重要基础就是立足于自己,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,立足于自己的前提就是:企业要有沉淀,管理上的、技术上的等,对自己认识过高就等同于“上了战场、带了枪、找到了自己的战位,却发现对手是坦克军”,对自己认识过低等同于“扛着火箭打苍蝇”,会产生大量的管理庸余,得不偿失。
万科肖劲说:“定位是基于我能干什么怎么干,不是基于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”“项目定位就是客户和产品的定位,即在特定的时间节点,特定的资源条件,特定的目标导向下,从认知环境,定位市场,到了解客户,再到确定产品的过程。”施工图优化
【案例】来源网络
定位变化引起景观标准较大提升,并为了提升示范区效果,增加了红线外景观成本,使景观成本大幅上升。
景观成本由原预算的600万元增加到2468万元,净增加1868万元,幅度达到311%。
3、设计未挖潜,利益没有最大化
设计阶段是地产开发环节,实现利益最大化最重要的内容,以设计手法提升项目的价值,从而实现项目的利益最大化。
从项目设计总图而言评判项目是否是合理的?各家开发商稍微有些出入:
比如某些追求品质楼盘的开发商认为要坚持“品质优先、兼顾其他”的指导思想,所以在总图排布上倾向于牺牲一定的货值来实现项目空间的组团化、空间关系以及人文属性。施工图优化
有些开发商则追求货值最大化,认为项目一切以适销、快销、满足项目定位为依据,可以牺牲空间关系来进行项目开发。
无论上述现金流企业、利润型企业还是兼顾型企业,除了上述运营差异外,在其他设计挖潜上,其实表现是一致的。
比如:红线内外资源一定要最大化利用,尽可能多的扩大优质资源户型比例 ,扩大溢价范围。
【案例】来源:POLY技术汇
“江景资源由东向西依次递减,临江的建筑视线明显多余西侧建筑。从全方位视线角度来剖析建筑布局,对场地东侧建筑采用错开布置,更有利于将湘江景观资源引入小区内部,赋予西侧建筑更多的江景面。同时南侧建筑偏转45度保证外部面住宅全方位享受江景,达到视线最佳状态。”
4、成本策划未先行,失控也在转念之间
有些地产项目成本一旦失控,便追究设计的责任,认为设计对成本的约束高达80%以上,理应承担80%的成本失控责任,这是一种推脱责任甩锅的表现。
进入新时代,地产成本管控的逻辑早就发生了变化,以“成本策划、成本耦合”的管控策略早就在TOP企业中施行。成本策划,显然并不是一个设计部、成本部或者其他部门单方面可以做到的工作,必须举全项目之力实现项目的成本控制。施工图优化
成本策划要做到“看得见、摸得着、控得住、有竞争力”。
有的开发商认为,成本策划的关键是把控好地下成本不失控的风险,因为地下工程如车库指标、桩基、支护降水、土方量是最复杂、最难预估成本的分项工程。
5、核心指标失控
对于地产项目最核心的指标便是利润率,所有的地产行为都是围绕着利润进行开展的。对于利润而言,一方面是货值,一方面是成本,最大化的开源节流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。施工图优化
对于利润指标而言,从设计角度来说,最重要的便是指标数据,这才地产设计人尤其是关注的地方。
核心指标数据包括:容积率、地上地下面积及配套面积、建筑密度、高度、停车位指标、绿地率、户配比等。
这些指标一旦失控,将对项目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失。戳这里,一键对标成本力
【负面案例】
1、投策阶段:车位配比住宅1个/户,公建1个/100㎡,地面停车率10%;
2、落地阶段:车位配比住宅1个/100㎡,商业1.5个/100㎡,住宅全地下,公建地面停车率30%,学校全地上,地下增加247个车位,地下车库面积增加约8200㎡。
问题总结:
注意落实项目公建部分车位配比,增加地面停车率,尽量减少地下部分面积。
6、图纸质量堪忧,影响成本及施工进度
每个项目施工过程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变更。设计变无法完全避免,但变更太多,不仅项目签证费用大幅超额,施工进度也会被严重耽误。
比如在在方案设计阶段未对后期深化阶段审图、报规问题充分预估,最终施工完成后才发现存在以调整或优化的问题。
比如某项目,方案设计中将出租车的临时泊车位置放在会所的正前方。但后续设计过程中,该楼栋地下室增设夹层,抬高一层标高,楼前设了大台阶与雨棚。而该建筑退红线距离较小,增设台阶后出租车临时泊位被推移至红线外,不满足规划及审图要求,最终不得已将泊车位移到楼栋的侧面,影响了业主使用会所的体验。施工图优化
案例来源:明源地产研究院
7、团队不稳定,风险成倍增加
地产开发讲究连续性,这里的连续性不仅仅是制度、体系、定位、成本管控等连续,更多的是人员团队的稳定性。
现在很多企业项目开发中,人员极度不稳定,甚至有些项目设计还没开始,营销团队、设计团队整体被换掉了,有些项目在开发过程中,管理团队已经被换过好几次了。施工图优化
团队不稳定,带来项目的拉跨,现在已经常态化了,地产人你怎么看?